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

时间:2024-02-22 00:22:59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集锦15篇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集锦15篇

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,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?记录下来很重要哦,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。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1

开学了,我们又背起书包,踏进了温馨的校园。在这新的学期老师给我们留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观看今晚8点在中央一套电视节目中播出的《开学第一课》。

这节“课”的主题是“孝”。“礼”、“爱”、“自强”,我可能记得不是很准,但我理解的只能是这么多。

《开学第一课》,首先讲“孝”就是让我们讲孝心、讲孝道,孝敬父母和长辈。接着讲“礼”,“礼”就是对长辈和他人的礼仪,用大头爸爸和小头儿子的对话,讲解“礼仪”,由航空工作人员表演“礼仪故事”,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“礼仪小卫士”。然后是讲“爱”,有一位爸爸是音乐工作者,因为儿子得了病就放弃了自已喜欢的工作,专心培育儿子。为了儿子爸爸吃了很多苦,终于父子都成功地站在了《开学第一课》的舞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,爸爸说“儿子是他的大宝贝、大珍珠”。最后讲“自强”。由老师带队表演了“武术”讲述了他们在一年半中的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,教育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,要自强不息。

总之由撒贝宁和何炅主持的这个“开学第一课”就是说我们是小树苗,爸爸、妈妈和老师是大树,在他们的呵护、教导下一步一步的往下走,以孝为先,讲礼仪、讲爱,爱是由心而发,以慈悲之心去爱一切,要我们自强不息健康的成长。

最后《开学第一课》总结了下面的几句话:“孝以彰德,大道行敦,礼运天下,纲纪为分,爱人济人,君子之伦,强国盛世,世道方尊。”这些我弄不懂,明天上学老师会讲解给我们。我也会在今后的成长中慢慢去体会。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2

昨天我看完了既感动又激情的开学第一课,里面的课非常的有趣,让我时而伤心,时而快乐,这次《开学第一课》的国旗故事,格外感人。感触最深的便是要时刻铭记他们的付出,学会感恩,并懂得奉献。

其中开学第一课主要讲了五星红旗的故事,从江姐,95岁的郭奶奶,到13岁的小学生获得30秒交互绳世界冠军等等,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,时间已经过去70年了,这70年的时间,我们祖国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我为祖国的变化而自豪。

当年龄70岁的夏爷爷给我们讲述他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时,我被深深地震撼到,他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这一代人。夏爷爷心里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就是战胜珠穆朗玛峰,这个数字说起来也是非常吓人的,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,全世界最高的一座雪山,夏伯伯在双腿截肢的情况下,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心中伟大的目标,梦想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,绝不会因任何困难变故而熄灭,他换上了机械腿,第二次,第三次,挑战这座雪山,在第四次距离顶峰还有94米时,因为刮起了高空风,为了同伴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,他们又撤退下去了,直到20xx年,苦心人天不负,上苍终于被他的执着和诚心感动了,他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,他终于战胜了这座8848米最高的雪山。

夏爷爷年龄那么大了还不放弃自己的梦想,他的事迹让我感动,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有时候做事情遇到困难挫折就往后退缩,没有付出太多,这也许就是我不成功的地方,以后我也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,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。

看了昨天的《开学第一课》,我觉得作为祖国的下一代,我们既要有一颗感恩的心,又要有一颗奉献的心,我们有责任为了祖国的强大,奉献我们自己。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3

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,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严厉,无时无刻管着孩子,不给一点自由的空间,这样的方式很可能培养出十分内向的孩子,不然就是不敢去想象的孩子;有的家长对孩子太过宠爱,这样就渐渐的变成了溺爱,如果像这样的娇生惯养,一定会培养出许多坏习惯,孩子变得说一不二,想怎样就怎样,如果有一天独自走上社会,有谁会满足你如此之多的需求?但是如果这两种巧妙的结合,各取一点、融合其中,就会变成一个完美的教育方式,而我家就是这样的。

妈妈,用“严母”这个词来代替,再好不过了。她对我的学习、生活等等的一系列东西要求都很严格。平常还经常让我多看课外书。当时的我还不懂这其中的道理,只知道一味埋怨,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;爸爸,用“慈父”这个词来代替,再好不过了。他平常对我无微不至,每天都会询问我开心吗?为什么开心?同时他会抓住我的每一个一点进行表扬与激励,使我更有上进心,更加渴望进步!

妈妈的教育,犹如山一样,表面只是静静的,可在背地里,她无数次的在鼓励我,通过其他的方法,以前,我没能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方式,可现如今,我已经彻底明白了这种在狂风中依然稳定而沉着的方法;爸爸的教育,犹如水一样,每次都能给我巨大的正能量和向前冲的动力,让我无时无刻都充满信心。他们经常告诉我,做事要小心谨慎、做人要诚实、不可以说谎、要学会宽容、友善、学会尊老爱幼,懂得知恩图报、知道无功不受禄……虽然有时候听到这已经重复几百遍的话觉得很烦,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?以前的我总很天真的认为,父母照顾自己的儿女是很应该的,在普通的事。现在坐下静静想想,这是一种十分伟大的精神,这也许是一种责任,一种对孩子的爱,不容置疑。

父母的教育决定了我的一生,我们要去虚心接受这份有时让我们很烦的东西——教育。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4

今晚,期待已久的《开学第一课》节目如期而至。我观看节目的心情和往年有所不同,因为即将到来的这个学年将是我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,我十分憧憬未来却又有些不舍现在。今年《开学第一课》的主题是“创造向未来”,探讨梦想的崛起、探索的力量、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,这些都如此地切合我此时的心境。

节目邀请了许多我喜欢的明星——成龙、何炅和撒贝宁等,节目的形式也很丰富多彩——既有歌舞,又有演讲,还有别具一格的京剧。众多节目中,最打动我的是由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做的演讲。今年暑假,我有幸参观了清华园,现在再听薛校长演讲,感觉颇为亲切。薛校长提到自己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均落败,却凭着乐观、自强和坚守的态度,完成了如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重大科研成果。正是因为他心中怀有梦想,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,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。

我从小就对各种武器装备特别感兴趣,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。每到一个地方旅游,我一定会去当地的军事博物馆参观。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武器研究专家,设计出先进的武器,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。但是我知道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如果不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,不循序渐进,梦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,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试验和世人的嘲讽,但他们从不气馁,一次次从失败的试验中吸取教训,不断总结、改进,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。 ……此处隐藏4955个字……,但却不像我们中国汉字这样变化万千,意蕴深厚。

第二节主题是“武以振魂”。一场武术配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的表演让我感叹: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,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又正直的精神,再与《少年中国说》一起表演可真是令人感到浓浓的中国色彩!

第三节主题是“棋以明智”。几个月前一场被戏称为“人类与机器人的世纪大战”,以青年棋圣柯洁的惜败而告终。其实不管谁赢,都是人类的胜利。第一,机器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,所以人类十分聪慧,到头来还是人类赢了;第二,机器人并没有情感,即使它胜利了,它也不会激动、欢呼,仍旧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,唯一的“情绪”也就只是中央处理器发热而已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四艺中,就有“棋”这一技艺,其变化之多令人无法想象。不过,如果现代人的智慧结晶——机器与科技碰撞而擦出的火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!

第四节主题是“文以载道”。米斯巴教授的演讲让我大为感动:她的老师常敬宇及他的爱人杨老师为了弘扬中国文化,放弃了优渥的条件来到巴基斯坦教中文,“杨妈妈”为了她的“孩子们”,忍着疟疾带来的痛苦坚持上课。帮“杨妈妈”去拿草药的路上,汽车输油管堵塞,米斯巴为了争取给“杨妈妈”治病的时间,不顾一切用嘴硬把异物从管子里吸了出来……

我们中华的文化是如此之精彩纷呈,可是却因没有多少人关注它而渐渐没落,有被超前科技取代的危险。我以后一定要多多努力,让中华文化再现光彩!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13

若在航海的途中没有风暴,那么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。——雨果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……爱迪生——一个伟大的发明家,为了发明出能照亮人们生活的灯泡,废寝忘食,研究过一千三百六十五种灯丝,无数次的失败,最终研制出来了灯泡。

19世纪,他在一次实验中失败时,不小心把实验室燃起了雄雄大火,室内的东西一瞬间毁于一旦。可是他并没有悲观,也没有气馁,而是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带过来,并对她们说:“看,虽然我的实验室毁了,但我知道了至少有一千多种灯丝不适合做灯泡,这样,我又可以缩小一个范围,重新研制新的灯丝了”。

爱迪生就是这么乐观地从事自己的事业,直到他成功研制出耐用的碳丝灯泡时,他几乎忘了自我,整个人都手舞足蹈……

爱迪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荆棘与挫折,如果他在遇到困难时想要放弃,又怎么会有今天的电灯呢,所以在面对挫折与失败时,不要轻易说放弃,跌倒了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跌倒后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行,最终才能达到顶峰。

居里夫人,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。饿了,吃点便餐,困了眯一下继续工作,天气寒冷时,就用椅子压着自己来为自己取暖……最终在几万吨煤中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——“镭”。这给了居里夫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鼓励。

贝多芬,一位音乐巨匠,从小对音乐感兴趣,渐渐痴迷于音乐,到中年时期他的听觉逐渐下降,随后便是两耳失聪,这无疑是给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一个巨大而又沉重的打击。但贝多芬并没有为此而萎靡不振,没有放弃音乐这一事业。耳朵失聪了,就用牙咬着铁棒,用另一根与其敲击,用来分辨音色。

在他失聪期间,完成了许多他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作品。如1823年完成了“第九交响乐”,随后又不可思议地完成了“命运交响曲”与“英雄交响曲”。这位伟大的音乐剧人,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……

所以,只有在那些崎岖的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爬的人,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,以便于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,永不放弃……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14

在开学的第二周里,我们观看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。这一次开展了关于'孝'”爱“的一课。

"孝"上面是一个老,而下面则是一个子字,说了子要拖着老人和长辈,要孝敬他们。

这个故事是42岁的一个儿子,带着他的父亲去旅行,因此他自己做了一台摩托车四处开,他们去过海南,陕西,北京,山东等各种旅游地区。6年后,他们父子二人竟走了23个城市,如今已满墙的照片了。他的父亲很开心,有一次,父亲问儿子:“累吗?”儿子却说“只要您开心,我就不累。”

故事讲了秦勇10年前曾是一名歌手,因儿子得病后,他开始留在家照顾儿子----大珍珠。他听说骑车可以治疗,于是他每天坚持带着儿子骑自行车,一年后,儿子终于学会了骑车,但是爸爸一直没有放弃和儿子一起玩,谈心,游泳。大珍珠说:他不是我爸爸,是我的哥们。为了感激,大珍珠给爸爸写了一封感恩的信,而爸爸为了鼓励大珍珠给儿子写了一首歌《一起长大》非常好听。

还有一个故事令我深受感动,郑渊洁和儿子一起吃大虾,因为大虾很贵,所以只买了两只,在儿子吃完第一只时,郑渊洁把另一只也给了儿子,但儿子说:”爸爸,你给我把大虾吃完。“爸爸很欣慰的笑了。

当我看完三个故事后,几乎哭了。这三个故事都描绘了'孝“和爱”两字。孝是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;爱是让我们携手克服苦难的支点。

“孝"“爱“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,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。如果人人付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得更美好!

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15

转眼间,又到了9月开学的日子,又可以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了。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主题是“少年强,中国强”,让人感触良多,让我们再次回顾了这场战疫。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因为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了,严重地打乱大家原有的平静生活。可以说这场战疫令人恐惧,甚至有人因为它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但是疫情无情,人间有情,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大爱。

当观看完《开学第一课》后,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防疫的知识,在这场战疫里,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生命在疾病面前显得多么的渺小。所以普及防疫知识,人人有责,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生命,了解更多的防疫知识,学会好好保护自己,让自己快乐健康地成长。在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这个节目中,除了学到许多防疫知识外,还有让我又一次看到抗疫精神,深深地影响着我。

面对疫情的时候,他们没有退缩,而是勇敢地冲在疫情一线,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担当,什么是责任,他们是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。当然啦,在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,还有其他很多动人的故事,总之,离不开许许多多逆行者默默的付出。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,令人印象深刻,有句话说得非常好,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”,让我们一起传播抗疫精神。

让我看到了,原来每个人虽然是这个社会的沧海一粟,但只要每人贡献出自己一点点的力量,就可以点亮整个社会前行的光。也许黑夜很长,但请相信总会看见曙光。在疫情肆虐的当下,每一个为“疫”而战的人,都值得我们感激并尊敬。每一位逆行在防疫前线的白衣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,是最美的风景,也是防疫最坚实的力量,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,谢谢你们!

通过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,还让我明白到要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,珍惜时间,特别是作为少年的我们,珍惜自己的青春,努力学习。以抗疫英雄为榜样,学习他们的抗疫精神,迎难而上,坚持到底,向自己的学习目标出发。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,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,又让自己成长了许多,在新的一学期里,让我们重新出发,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。

《《开学第一课》观后感集锦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